2018年,新快报与文化地产领军企业广东森岛集团强强联手,举办了贯穿一整年引爆羊城的文化盛事——“文德百家2018名人大讲堂”。本着以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及美育普及为目的的初心,为广大群众传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思想提供更多元化、多领域、更深度、更专业的知识普及和思想碰撞的交流机会,广东森岛集团继续与新快报等主流媒体合作,共同致力夯实岭南文化的群众素质基础,共同助力新时代岭南文化的繁荣兴盛。
▲艺术论坛现场
2019年文德百家名人大讲堂应运而生,继续发光发热。2019文德百家系列的全新回归,以文化为基点,通过聚焦建筑、环境、科技等创新领域。提炼专业性观点,推动跨界融合,向大众传播更立体的“百家之声”。
2019文德百家首场 “城市建筑与现代声景艺术” 论坛在广东森岛集团旗下东方文德·森岛湖艺术生活馆举办,由广州市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与广东新快报社共同主办,声音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校友会、新快报书画院、万木草堂协办,广东森岛集团东方文德·森岛湖共同支持。
声音如何影响建筑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6月18日,在文德百家“城市建筑与现代声景艺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硕贤,以深厚的建筑学和人文积淀,从中国古代建筑对声音意境的追求讲到声景观在城乡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从建筑的声学设计到广州大剧院等声学案例的讲述,引经据典,生动地将建筑与声音结合之美呈现给听众,半个多小时的演讲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出席本次活动的重要领导及嘉宾分别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 吴硕贤
广东森岛集团董事长、广州市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校友会会长 郭建基
广东时代美术馆副馆长、南方收藏家联合会会长 子静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 盛宇宏
广州市设计院岩土与地下工程所所长、总工程师 黄俊光
声音行为艺术家、声音博物馆创始人 陈弘礼
广东森岛集团副总裁、万木草堂馆长 王煦童
广东森岛集团副总裁 林江文
广东森岛集团副总裁 余炳焕
广东森岛集团副总裁 李振宇
《新快报》副总编辑、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洁军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馆长、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荣誉馆长 王恒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广东省 A 级景区评定专家 肖卫东
华工广州校友会副会长花都校友会会长 徐迎宾
广东森岛集团审核部总监 董志祥
广东森岛集团城市更新部总监 罗勇
【郭建基:东方文德践行“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广东森岛集团董事长郭建基在致辞时表示,东方文德·森岛湖,作为广东森岛集团重磅打造的文化地产项目,承袭东方文德广场、万木草堂艺术文脉基因,积极将“地产+文化”的发展模式引入花都,以“文播四海,艺术筑家”为理念,致力打造为花都黄金中轴CBD上的文化地产新名片。艺术展择址东方文德·森岛湖,不仅是因为项目环境与艺术家关于声音环保和人文关怀的理念相一致,更是因为东方文德·森岛湖在践行“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理念。
作为广州市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建基董事长列举了广州老城区文德路东方文德和花都狮岭集贤古村的文化地产改造项目,通过将广府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记忆植入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健康、人文宜居的理念融入“文化+教育+科技+康养”产业模式,为城市的人居环境注入更多的文化基因和人文情怀。
郭董强调,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作为领先的文化地产企业,一直以来,广东森岛集团积极参与各种艺文活动,传播艺术文化,比如“新快报20周年系列——文德百家名人大讲堂”系列活动、广府庙会、声音博物馆等大型艺术文化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主流媒体的热烈反响。广东森岛集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城市创造更多精品项目!
【林江文:东方文德·森岛湖要成就人们幸福生活的梦想】
广东森岛集团副总裁林江文致辞时表示,“听见《清明上河图》”大型交互声景艺术展将从6月18日起在东方文德·森岛湖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出。我们希望展览能给予观众全新交互沉浸体验,让人们在独特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声景艺术的创造力。在今天的《城市建筑与声景艺术》论坛上,我们邀请了建筑、艺术、文化的资深研究人员进行对谈分享,共同研讨“城市建筑+现代声景艺术”的关系与运用。此外,《森岛湖声景艺术文化交流教育示范基地》还将于东方文德艺术生活馆正式挂牌,进一步实现声景艺术的落地和创新。
深耕文化地产,打造品质人居楼盘与社区人文商业,以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为导向,东方文德·森岛湖要成就人们幸福生活的梦想。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森岛文化走进花都,再次为花都呈现一场视听艺术盛宴!
【吴硕贤:声音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吴硕贤院士接受广视新闻采访
“我们的大脑通过进化,能够控制发音,讲出非常复杂的语言,这是我们跟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本领。”吴硕贤院士从人类的进化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声音的意义。
他说,早在人类发明文字、能通过阅读来传授文化、思想和知识之前漫长的历史阶段,听觉就担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发明、使用了许多乐器。木框鼍鼓,特磬,陕西井家堡的陶制号角,浙江河姆渡的管哨、角哨,河南舞阳的骨笛都是很好的例证。
古代文化也多半是通过声音传承的。《荷马史诗》就是由游唱艺人集体创作、流行和记忆的产物。他引用了英国法学家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在1765年的一句话:“过去的整个西方世界都非常不通文学知识,文学完全凭口头传授,凡有文学流行的国家都几乎没有书写的观念。”
而古代中国也尤其重视听觉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汉语成语中,凡同时提到耳和目、声和色的,总是耳居先,目处后。如“耳目、声色、耳目一新、耳濡目染”。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也为声音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吴硕贤将可听化和可视化比作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双翼。他说,人类就此重新重视听觉的艺术,声波成了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之一。他分析道,与视觉信息相比,听觉信息的优越性体现在听行为可在暗环境下进行,声波穿透力强,且可绕射,所以不易被遮挡。
而谈到声景观,吴硕贤说,这是由加拿大作曲家R.M.Schafer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而实际上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声景观的营造。拙政园“留听阁”、寄畅园“八音涧”则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以声音意境追求为核心的声景观的典范。
吴硕贤认为,应重视做好各类建筑的声学设计、噪声控制和各类观演、体育建筑的音质设计。住宅建筑必须做好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设计。目前,建筑环境声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留住更多美妙的声音。在各类建筑空间的规划或设计阶段,可以利用可听化技术预先较逼真地聆听其建成后的音质效果,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同时或短时间切换不同的建筑声场加以视听比较。“人生活在声音的环境中,声音是引起乡愁很重要的因素,历史上很多声音都消失了。但是现在处理音频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超了,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调制更多丰富的声音,保留更多的声音。民歌、山歌、语言都应该尽量保留下来。要做科学普及,让市民意识到声音的社会、文化、艺术价值。”吴硕贤最后深情地总结道。
【以声景研究改善人居环境和绿色生态】
本场以“城市建筑与现代声景艺术”为主题的论坛上,建筑、艺术、视听领域的专家、设计者和从业者们共同交流声景艺术与城市建筑、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三者间的关系和实践,并探讨如何通过声景研究改善人居环境和绿色生态。
而在城市建筑的实际建造中,声音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盛宇宏解读了对生活美学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追求让建筑回归自然,运用大自然的美好声音,赋予现代生活更多可能。
广州市设计研究院岩土与地下工程所所长、总工程师黄俊光则现场解读了如何在看不见的地下地质工程勘察和地下工程质量检测中,采用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确定地下溶洞的分布情况,通过声学运用解决建筑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时代美术馆副馆长子静认为,美术馆、博物馆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符号。企业家来做声音博物馆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
▲郭建基董事长(右4)、吴硕贤院士(左3)等嘉宾共同主持“声景艺术文化交流教育示范基地”挂牌仪式
论坛结束后,“声景艺术文化交流教育示范基地”揭牌,正式落户东方文德·森岛湖社区,今后将为市民提供全息声艺术体验活动、声音疗愈课程、多媒体视听服务等声景艺术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穿越千年繁华盛景 听见《清明上河图》】
▲声音博物馆创始人陈弘礼接受广视新闻采访
除了声学在城市建筑和工程领域的运用外,非物质文化之声系列的全新力作——43米大型声景交互《听见〈清明上河图〉》艺术作品展也在当天亮相。活动至7月18日结束,广大市民在展期可携带耳机到现场,扫码关注小程序进行互动体验。
展览由广州市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与新快报社主办,声音博物馆、万木草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校友会共同协办,广东森岛集团全力主持。
▲大型声景交互《听见〈清明上河图〉》艺术作品展现场
创作团队使用科技手段,通过艺术的表达,将《清明上河图》动态化呈现于观众眼前,43米长画卷悬于空中,笔墨章法清晰可见,人物神情活灵活现。利用声音交互,观众靠近板桥,便能闻得流水清风之音,走到市集四处响起叫卖声,回头转身又能听见路人谈笑私语。此情此声,使观众瞬间穿越,置身于千年画卷繁华景象之中。
▲广东森岛集团副总裁、万木草堂馆长王煦童接受媒体采访
▲声音博物馆创始人陈弘礼向现场嘉宾及媒体介绍创作《听见〈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声音博物馆创始人陈弘礼介绍道:“《听见〈清明上河图〉》是用声景艺术去与历史文明、公众、社会做连接与互动的作品,不仅挖掘了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更融合了声音艺术形态以及超高清数字技术,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全新交互沉浸体验,让人们在独特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声景艺术的创造力。”
——————
本次邀请出席媒体有:(排名不分先后)
广州日报
广视新闻
广州电视台城市特搜
花都电视台
今日花都
信息时报
网易
新浪网
腾讯视频